当前位置: 首页 > 谱系综合管理 > 文章著作 > 传承人文集

风雨十几载 扬我中华魂

2016/12/7   来源: 中华武术传承谱系中心    共1050人浏览    我要评论

      绿染层林,花事正好。春意盎然的人间四月天,沉寂了一个夜晚的古城公园被前来晨练的人们“唤醒”,散步、跳舞、踢毽子、打羽毛球……在公园的一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旋转,刚柔并济的曼妙身姿和非凡气度与周遭的景色浑然一体,为清晨的古城公园增添了别样韵味。
      他们是陈氏太极拳的爱好者,在他们中间,一位步履轻盈、身法矫健的男子穿行其中,或为他们纠正动作,或与他们交流解答,在人群中很受欢迎。他就是侯敏,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也是我市陈氏太极拳拳友会的会长兼教练。
热爱——最好的启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武侠电影的黄金时期,那一串串连贯飘逸的武术动作,一场场精心设计的打斗场面,在当时许多人心里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还是个孩子的侯敏也不例外。“那个时候虽然只有十二三岁,但对武术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实在遗憾身边没有正规的武术学校,所以只能买杂志自学。”回忆起童年时光,侯敏眼中光华流转,“《武魂》《武术》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关于武术的杂志,出一期我就买一期,就照着上面的招式练,乐在其中。”
      令侯敏日后时时感念的是,他对武术的痴迷和投入,父母并没有过多干涉。“他们那种‘不干涉’的态度反而让我能够理智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边‘习武’一边‘习文’,学习也没耽误。”侯敏笑着说。
      因为没有正规的师傅,大部分时间侯敏都只能看着书自学。上小学期间,他曾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照着书上的图示自学了一套拳。由于条件有限,他甚至用蛇皮袋子装满沙子,自制了沙袋,对着沙袋练习。“我觉得自己学别的东西不是很快,但是学武术,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的悟性算是不错的,大概真应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吧。”侯敏笑言。
信念——从未放弃过
      时光荏苒,转眼间,侯敏已经从当年那个醉心武学的孩子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小伙子。“高中毕业后我就直接参加工作了,对武学的爱好虽然一直没放下,但只能趁空闲时间在家练一练,没机会进行更深一层的学习。”回想起执著了多年的爱好不得已向现实让步的那几年,侯敏不禁慨叹,生活都没有着落的时候,理想真的就只能是梦想。
      2005年,侯敏的生活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家庭生活已经基本稳定,此时的他只想重新拾起曾经的武术梦。机缘巧合,市三中文体馆开设了散打班,侯敏第一次走进课堂研习武术。“这其实才算是正儿八经的打基础,之前都是自己在瞎琢磨。”侯敏坦言道,“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方向,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拳法是真正适合我的,就是各种尝试,从形意拳到通背拳再到太极,这是一个挺漫长的探索过程。”
      在探索过程中,侯敏慢慢品出了太极的味道。“有的功夫走一步就知道下一步是什么,而太极拳不一样,太极拳就像是爬山,每一步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侯敏说:“外家拳以增加力量为主,是做加法,而太极拳是做减法,要减去身体的僵力,去僵去拙。”
传承——扛在肩上的担子
      “我想把陈氏太极拳学得更精致,探索其中的奥妙。”在这个信念的引领下,侯敏去了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向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十九世传人、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求教,并成为他的入室弟子、陈式太极拳的第十二代传人。
      在练习过程中,侯敏发现陈氏太极拳既能健身,也能防身,就有了把它推广下去的想法。他与几位拳友一拍即合,于2015年5月1日创立了临汾市陈式太极拳拳友会,目前是拳友会的会长兼教练。“太极拳有养生性、观赏性、技击性,很值得一练。”侯敏介绍说,“有些人误以为太极拳是‘老人操’,其实不是这样的,它外练协调,内修五脏,是一个从内而外的养生过程,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多接触它、喜欢上它。”
      拳友会成立以来,已经免费开设了三期公益讲堂,培训了逾百名学员。“太极中蕴含着中庸的哲学,一个人练久了性格也会慢慢沉淀下来。”看到这么多人喜爱太极,侯敏说自己很欣慰,对传承太极文化更加充满信心。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条款 | 入谱平台 |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