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谱系综合管理 > 文章著作 > 传承人文集

我所接触的太极拳名家们(二)

2014/3/7 1   来源: 中华武术传承谱系中心    共986人浏览    我要评论

王培生老师

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培生老师从外地返京,因为从1956年起我就耳闻他如何如何,十分仰慕他,于是便与外院的周毅老师共同策划组织人利用周日请王老师教吴式拳。

王老师9岁习武,学过弹腿、八卦、形意等拳艺,13岁入太极门,18岁独立执教,年轻时,他一个月穿破两双鞋,练功刻苦,功力深厚,技艺精湛。成名后,挟技交游于京门,以武会友,以拳论道。在与友好们切磋中博采众艺,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他致力于武学的研究,七十年如一日,一生不二业;桃李满门,著述丰富,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日本《阿罗汉》杂志尊他为“东方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

他是“练家子”出身,着重强调武术的技击特性,但教学中,也能与时俱进,把攻防与强身健体结合起来讲解。建国初期,他在高等院校教拳,感到课时少,不易在短期内完成全部课程,便简化了教学内容,在老架83式的基础上,去掉重复动作,创编了37式简化吴式太极拳。按人体运动规律和用意不用力的特点,还加进了意念和感觉说明。讲课时,兴之所至,甚至还谈一些武林轶事和掌故,因此,跟他学拳,听他讲课,有一种常学常新、兴味盎然的感觉。

他认为太极拳是武艺,更是“道”。谚云:“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按常人思维,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道在阴阳之间,这个“之间”是什么?似乎难以理解。王老师说,“正是这个按常人思维,似乎难以理解的‘之间’,既非这,又非那;既是这,又是那,恰恰体现着太极阴阳变化的哲理——对立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中,此消彼长,同生共灭,相互转化的规律。”为了把问题说透,王老师甚至还详细剖析了太极图。他说:“太极图里的s线,俗称中极之弦,就是‘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最生动的写照。因为按阳鱼这半边看,这条s线是阳;若按阴鱼那半边看,这条s线是阴。因此这条s线,既是阳,又是阴;既非阳,又非阴。可以说它是亦阴亦阳,非阴非阳。而且阴鱼的小圆眼儿是阳;阳鱼的小圆眼儿是阴。进一步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无处不太极。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难以体会到盘拳中招招式式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益处和无尽的乐趣。

“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这是王培生老师在80年代中,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他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太极拳锻炼时的大要与精髓。太极拳论云:“凡此皆是意。”十三势歌讲“势势存心揆用意”。也就是说意识问题是太极拳的首要问题,各式太极拳也无不强调心意为先,以及意识存在的重要性。王培生老师认为太极拳体用之四要:意专、气敛、神聚、劲整,“意专”乃四要之首。《行功心解》讲:“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为向导气随行。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带动外形,外形合于内动。具体到练拳,就是要求头脑中摈除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想动作的要领、方法以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开始以后,随着意动而考虑下一动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样,周期性的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这里充分说明太极拳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王培生老师曾对“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作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他说:“外形动作好比是年轻人,心意内气好比是老年人,年轻人是照应老年人的,不能自顾自,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时时刻刻听命于老年人的支配和调遣,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东,他就往东;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点,他就得慢点;老年人要快点,他就得快点;动作的大小亦复如是。”

王老师在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习惯用形象化类比的方法。比如:讲太极推手的原理时,他谈道:“太极推手是一种知觉运动,是锻炼身体中神经末梢的灵敏性,要练得和蟋蟀头上的触须一样敏感,它的动作反应不仅是那样的快速,而且能指挥身子的进退和变化,及腾挪闪战等技巧的机智灵活。”实际上王老师在这里提到了太极拳练到高层次的一个最大特点即“以手代身”,一切就在手头上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就是全身,也就是前辈们通常讲的“浑身无处不丹田”“浑身是手手非手”。又如:“提手上式”共四动,第二动是“左掌打挤”。王老师提示:这里的挤手跟前面“揽雀尾”的挤手略有不同。区别在于这里左掌往前,看上去好像也是与右手脉门相贴,但心里想的却是往位置在身前的右脚面上搁,又称“拓掌”(拓掌是形象类比的词语,意思就是“好比在刻有文字或图象的石碑上蒙上一层纸,涂上墨,使文字或图象显现出来”)。所以他每每强调“左掌往前,夹脊随着也往前脚)涌泉上落,在此一瞬间,同时要能看见自己的左手背上显现出文字或图象来才成”。究其功理功法,仍是拳经拳论上要求的太极劲“有前就有后,有上就有下”的原则。

有一年,中央台记者到舞蹈学院采访王老师,曾问及“如果(太极功夫)有十成的话,您现在练到几成啦?”王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却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在王老师的心目中,太极拳是道,道无止境,功夫也无止境。不但有不同的层次,而且进阶有级,循序渐进。所以在教学的最初阶段,他着重从可抓挠的地方入手,先强调外三合,即:出去根(肩找胯)、中(肘找膝)、梢(手找脚);回来梢(手找脚)、中(肘找膝)、根(肩找胯),以及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形)合。此外还反复强调“用哪儿不想哪儿”,全凭心意用功夫,在别处作功,达到“自然而动”(不是自主而动)的结果。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条款 | 入谱平台 |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