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谱系综合管理 > 文章著作 > 传承人文集

太极拳堂奥问答之论劲

2010/11/2   来源: 中华武术传承谱系中心    共926人浏览    我要评论

问:师父,记得我刚学拳两年就问过劲的问题,您说等学过八段锦后再讨论。师爷在时也这样教的么?
答:你师爷在世时常说:杨健候老先生讲,力是方的,劲是圆的。讲得简单些也可以说:力是死的,劲是活的。一般人如没有
三年五年拳龄体会,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一知半解,反而更玄乎。
问:我也常想: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都快二十一世纪了,科学那么昌明,为什么很多人还没有把劲的问题弄清楚?
答:这可能与我国旧时传统思想“重文轻武”有较大的关联吧。旧时习武的人,多数没条件修文,功夫练得再好,却没办法写
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用说写探讨学理性的问题了。练内家拳的像张三峰、王宗岳、陈鑫等文武全才的老前辈必竟少数,再说当时也没有物理、力学、电学等现代科学,所以,前辈留下的拳谱理论一般人很难读懂。除非练到某种地步,才会有某种程度的体会领悟,以后继续练,又会有新的认识。
问:那么,不练拳的人就没办法研究劲了吗?也就是说劲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吗?
答:话还得从两面说,第一,不练就没有劲,那又如何去研究呢?第二,劲按理说还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问题是人们常着重于拳种、门派、招数的讨论,而圈外人又认为和平时代去研究技击的事干啥。既使是战争,在现代化武器面前,武术再好又有何用。
问:不过,我还是想弄清楚劲的问题。师父,您是工程师,文化基础好,您就从科学的角度来谈谈劲的问题,可以吗?
答:你别高抬我。我虽学了一点现代科学知识,但还差远哩。再说拳学更是博大精深,自己也没练好,那敢妄自胡乱议论。今
天你左探右讨,无非想知道力与劲的问题。这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我也只能根据拳论的启发和我个人的感触、推敲讲些大概情况吧。实则其他内、外家,各门派均同此理。力与劲不同主要有:
1.力仅发生于人体某部份肌肉的伸缩运动,百斤之力经由肢体各关节传递至手时,不过几十斤,有相当一部分损耗于自身关节的阻力上;而劲可以调集全身一切有用的能量集中某点发出。所以,练拳要求节节贯通。狮虎虽为兽中之王,其力实不及牛,然又何能击倒牛;猎豹又何因能为动物界中短跑冠军,不正有所启悟吗。
2.力作用较能持久,但呆滞、难变;劲作用不易持久,但灵活多变。例如武术家轻易能击倒百斤力的常人,但却未必一定能举挑百斤之物。又所以猎豹只能是短跑冠军之因。
3.人过壮年,力会逐渐消退而劲不然。
4.力是直线矢量,所以,想用小力胜大力,除了用引进落空,顺势发之外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用小力来改变大力的方向,其合力大小、方向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而劲可曲可直,练至上乘的劲,近乎是一种振动、脉冲,并以振波的形式发出。所以,练太极拳要求身备五张弓,拳中处处有掤劲,圆撑而富有弹性。
问:劲以振波的形式发出。那么劲就是波吗?
答:没想到吧,所以说当你有了体会之后一点就通。你想想看。拳术中描述劲的时候往往用抖劲、入劲、鞭劲、梢劲、崩劲等
名称,这都是波的现象的描述。
问:那么,物理学中关于波的规律都可以用在劲上么?
答:那当然,这就是科学的一致性和严密性。
问:力和波矛盾吗?
答:不矛盾。你想飞机边飞边发出声音可以吗。
问:那,可以一起练吗?
答:可以。不过,从学拳的规律来看,先是练力、练招,后是练劲、练圈,练气。熟练后再合在一起。现在,你能给我说说力物理中是怎样描述的吗?
问:是F=MA吧?
答:对,M代表质量,A代表矢量加速度。同样质量,A大的力大;同样矢量加速度,M大的力大,这就是小力不可能打大力的道理。但有矢量在里面,小力可以影响大力。在拳术中用力来打,近打、贴身打有难度。一旦落空,有惯性,变招也有难度。劲就不同了。我们先来看看在水池中投下个石子,那圆形的水波是怎样向外扩散的,而飘浮在水面上的木片或树叶并不随波前进。换句话说,波能在水中传播,但波传过去之后,每滴水仍然停在原来的位置上。
问:是的,我刚来农场那几年,每到麦熟时节,特爱看麦浪滚滚。一阵风吹过,一直看着麦浪一层一层到无边的尽头。看的入迷时也会想,麦是长着根的呀,怎么会有那么壮观的麦浪。静下来想想自己也太幼稚了,如果麦也滚到天边,那不成笑话了么。
答:这不是笑话,很多人练了一辈子拳也没悟出这个道理来。
问:此话怎讲?
答:太极拳讲究听、化、拿、发,一个“听”字就难住了许多人。有些练推手的认为这是练触觉的灵敏度,硬是要换掉一个“听”字。你师爷在世时说,拳论中一个字也不能改,“听”字是最恰当的一个字。请想想看,我们是怎样解释能够听到墙那边的声音的呢?
问:因为声音是波动现象,可以衍射。
答:对,一个“听”字成为我们打开了劲这把锁的钥匙,劲就是波动。
问: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许多。打在前胸痛在后背,这用力的学说无法解释。而用波的理论就说得通。这是透射。力只能
解释反射,无法解释透射。这大概就是:“力是方的,劲是圆的。”的道理吧。
答:不愧为我的徒弟,真是一点就通。
问:师父过奖了。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贴身打都要用透劲。
答:不一定。透劲仅仅是描述波的一个术语,但波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可以互不干扰地相互通过,也可以叠加形成另一种波形。象冷劲、截劲、寸劲既有冲量,又有脉冲。脉冲是历时很短的波。比如三个台球紧靠着排成一列,拉开第三个台球去冲击中间台球的一端,于是另一端的球将以相同于推动球的速率滚开。这说明什么。
问:是不是脉冲已经从这列球的一端传到了另一端。
答:对。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过去你师爷发人时,两手相交没见动的道理。一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劲,丹田的振幅要大,二是要得机得势,三是要节节贯通,尽量减少内阻。这样就明白先师杨少候为何说:一要盘架子,二要练推手,三要练发劲的道理了。这比用力打人要难得多,但也巧妙得多。难怪会说力是死的,劲是活的。
回答:听师父这么一说,我感到拳论中:“由着熟而渐捂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说得真是太好了。


关于我们 | 隐私保护条款 | 入谱平台 | 留言反馈